近年來我國鈦******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的鈦******生產大國。在發展生產的同時,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的研究成果也十分顯著,一大批效果明顯、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在業內得到推廣應用,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國內首創、國際先進水平,全行業尤其是硫酸法工藝正加速向清潔化生產方向邁進。這是記者從9月9~10日在浙江天臺舉行的2018年鈦******清潔生產裝備會上獲知的信息。
中國鈦******工業主要以硫酸法工藝為主,其研究和建廠起始于1955年,至今走過了60多年發展歷程。而全行業實質性的大發展是從1998年開始的,20年來,行業年產能由19.8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320萬噸,年均增長率高達15%以上;產量也由1998年的14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287萬噸,年均增長率達到16%以上。
隨著產能的增加,中國鈦******行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提升。2009年我國鈦******總產能達到180萬噸,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自此以后一直穩居全球鈦******第一生產大國的位置。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主任、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畢勝指出,坐實世界第一寶座多年不是我國鈦******產業的最終目標。作為中國鈦******工業的主體,硫酸法鈦******工業在清潔生產上存在天然的不足。也正因如此,近年來在國家各項生態環保政策的引領和倒逼下,硫酸法工藝不斷提升進步,除生產規模以外,生產技術水平、裝備設備水平、環保控制水平、廢副綜合利用水平等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畢勝指出,在產品質量方面,行業中大中型企業的產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部分品牌可應用于中高端領域,有些和進口產品配用,完全可以應用于頂端領域。除此之外,硫酸法產品基本覆蓋下游應用市場,這是氯化法產品所不具備的。
在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面,酸解尾氣處理、酸解尾渣回用、鈦液低溫多效濃縮、煅燒轉窯尾氣余熱回用、MVR低溫蒸發濃縮鈦液、鈦石膏壓榨等技術均在業內得到大面積推廣普及。2017年,山東道恩鈦業有限公司、潛江方圓鈦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綠色示范工廠”稱號。
全國鈦白行業專家組榮譽專家唐振寧指出,走聯產道路是我國硫酸法鈦******生產企業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產業鏈發展方面,各企業依據自身狀況和周邊環境特色,逐步創造條件走上聯產道路,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循環發展。四川龍***、山東東佳、山東金海、山東道恩、安徽安納達、寧波新福、廣西金茂、云南大互通、濟南裕興、潛江方圓、江西添光等骨干企業相繼推出了硫—鈦、硫—磷—鈦、硫—銨—鈦、硫—鐵—鈦、硫—鈦—石膏—水泥等各具特色的綠色產業鏈。
唐振寧告訴記者,比如廣東惠云鈦業股份公司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資源,實現了硫—鈦—鐵—鈣聯產,副產硫酸亞鐵一部分經脫水生產一水硫酸亞鐵后與硫鐵礦一起混合摻燒制硫酸,另一部分硫酸亞鐵用于制造凈水劑聚合硫酸鐵。在廢酸利用方面,該公司有1/3的廢酸直接外銷給鋼鐵廠酸洗鋼材,其余利用當地石材加工廠的邊角料中和生產白石膏和紅石膏,紅石膏再經高壓壓濾后供水泥廠使用,剩余部分廢酸用于生產硫酸錳。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廢硫酸幾乎被吃干榨凈,鈦******生產成本也相應降低1000~1500元/噸。
畢勝指出,我國硫酸法工藝現在有了更高的目標:一是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潛力,力爭持續提升進步;二是向廢副資源化、低排放或者零排放方向努力,主要是指低濃度廢酸、廢水的凈化處理和回用,以及污泥(即紅石膏)的資源化利用;三是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品質檔次,不光要在價格上比國際先進產品有競爭力,更要在品質和性能上全面趕超。
好消息是,國內硫酸法鈦******企業的產品品質正在加速提升,如龍***佰利聯、山東東佳、攀鋼釩鈦、寧波興福、武漢方圓、廣東云浮、昆明東昊、中核鈦白、金浦鈦業、山東金海、濟南裕興等一批企業的涂料、塑料等專用硫酸法金紅石型鈦******品質,現已達到或接近國際一線產品品質,受到高端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