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ws center
時間:2018-8-9 瀏覽次數:
江蘇噴涂廠如何處理關于死角上粉率的介紹
第一:提高配方整體帶電性的,包括樹脂,填料和助劑的調配,這三方面是影響粉末在噴涂上粉率的重要因素。
第二:粉末涂料主要由環氧,聚酯樹脂等高分子化合物組成,這些化合物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因而在電場中受到的電場力作用強,如果在配方中只用純樹脂,上粉率好。
但由于價格成本高,一般不采用此種方式,粉末廠家為自身市場競爭的需要,降低材料成本添加填料,控制合適的顏基比,其中添加粒徑細的填料,在試驗中,如超細硫酸鋇,可提高死角上粉率。
第三:粉末涂料生產廠家大多是通過在粉末配方中加帶電助劑,來實現粉末死角上粉率的提高。一般加金屬粉、有機物、比表面積大的微細粉末等。
粉末顆粒經合適的ACM主、副磨的粉碎分級,得到的粉末粒徑正態分布集中、峰值合適。
但粒徑本身很細,自身的流動性很弱,不利于粉末帶電性,影響粉末的死角上粉率。
提高粉末顆粒帶電性,還可以在擠出和粉碎過程中加入氣相二氧化硅或微細的氧化鋁粉末。
第四:粉末涂料的材料大部分都是高絕緣性能材料,一定粒徑粉末粒子一旦帶上電就很難消失,且粉末的電阻率也較大。
現在粉末廠普遍控制中位徑D50在32~40μm。這一粒徑范圍的粉末在電場中的上粉率較好。
粒徑較粗的粒子帶電強度大,更容易透過法拉第屏蔽效應區域,沉積在工件表面,死角上粉率好;
粉末粒徑偏細,帶電量小,在電場中要克服粉末重力,空氣動力等不利因素影響,死角上粉困難。
能較好克服法拉第效應促進死角上粉的粉末粒徑宜控制25~35μm范圍之內。
細粒徑(≤10μm)控制在8%以下,超細粉一般不帶電,噴涂過程中主要受空氣氣流的影響;
粗粒徑(≥70μm)控制在3%以下,能夠有效地避免凹槽邊沿的厚涂問題,克服粉末在未達到工件表面掉落或者粒徑較細的粉末被吸走等不利因素